2021-02-01 19:21
冷知识之所以冷,一是因为它偏门,二是因为它虽然冷却又很实用,科普给小伙伴们,说不定他们都会吃惊地说:“哇,你连这个都知道呀!”
今天,就为大家掘地三尺,进行茶叶冷知识的大集结,一起来看看吧!
知识一:Black Tea 不是黑茶,而是红茶
英文单词“Black”翻译成中文是“黑色”的意思,但事实上,“Black Tea” 翻译成中文不是“黑茶”,而是大家所熟知的“红茶”。
这也并不是说外国人对茶的不了解,事实上是因为红茶、绿茶是比较早期就出口到欧洲的,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,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“Black Tea”了。
知识二:茶类判断和茶叶名字没有太大关系
大红袍是红茶吗?不,你对大红袍的误解太深了!“大红袍”虽然听起来红彤彤的,像是红茶的感觉,实际上它却是乌龙茶。
而“安吉白茶”这个名字更加鬼魅,也容易迷惑茶友,误认为它是白茶,其实安吉白茶是绿茶哦!
还有一个容易使人乱入的名词,那便是“毛尖茶”,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,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,比如信阳毛尖(是绿茶),喝茶的人就经常以为毛尖茶代表着绿茶,其实也有很多毛尖茶是黄茶,譬如“北港毛尖”、“沩山毛尖”。
知识三:红茶变浑浊了,是好事?
在喝红茶的历程中一定有个特别的记忆,那便是红茶的茶汤在冷掉后经常会变得浑浊起来。
浑浊并不是一个玄妙的现象,我们要走近科学!其形成原因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、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微带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络合物。
当在高温(接近100℃)时,各自呈游离状态,溶于热水,但随温度降低,它们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。随缔合反应的不断加大,其粒径达10-7-10-6cm,茶汤由清转浑,表现出胶体特性,粒径继续增大,便会产生凝聚作用。
红茶汤冷却后常有乳状物析出,使茶汤变得浑浊起来,这就是红茶的“冷后浑”现象,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。鲜爽度更好的高等级红茶,冷后浑的现象会更常见。
知识四:“金花”的真身其实是真菌
一般来说名叫“金花”的都是美丽的事物,黑茶中的金花自然也不例外。它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就是一朵朵金色的小花,在黑茶的衬托下更加耀眼了。
茶痴对此肯定非常了解,但小白就会很奇怪“金花”是什么呢?“金花”其实是一种真菌,叫冠突散囊菌,因为长得像花所以还有金花菌这个别名。
并且经研究证实,“金花菌”能够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功效,很受大家喜欢。
知识五:好茶叶是有梗的
入门级的茶友一般是见不得茶叶有梗的,尤其是入门时喜欢喝绿茶的茶友,绿茶确实茶梗很少,因为绿茶采摘时讲究的是鲜嫩,嫩茶叶自然没有梗。
但对于乌龙茶、普洱茶、黑茶而言,在采摘时都要求是成熟的茶叶,所以茶梗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,而且好茶也是应该有梗的,无论是压制还是口感都是需要茶梗的存在的。
国标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,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15%到18%之间。
知识六:茶界的黄片并不是垃圾茶哦
一直以来,黄片在茶界都不太受茶友的待见,在百度搜索“黄片”出来的结果就可以看出黄片的地位了。
要说黄片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?只因为黄片本来就是高级茶叶中筛选出来的剩料,又或者是茶农舍不得喝当年的新茶,就用很老的大叶片来做点茶自己饮用,为了只是让水里面多一点味道而已。
但又由于制作黄片的本身工艺是符合标准的,在现在提倡勤俭节约的号召下,作为茶友是可以买来偶尔泡来随便喝一下的,还是会别有一番滋味。毕竟还是比白水多一些味道嘛!
黄片本身的滋味会有欠缺,香气也有所流逝,所以甜度品起来会较为明显,喜欢喝偏甜口感茶的女生可以尝试一下。